雾霾下的中国物流
来源: 作者:苏州物流公司 时间:2015-03-13 21:30 点击: 0
【打印此页】 【返回上一页】 【关闭】
雾霾下的中国物流从几天前微信的刷屏全部都是柴女士的《穹顶之下》,甚至几个微信群中大家都是各执一词,为此争论的面红耳赤,热火朝天,到近些天《穹顶之下》的全网禁播,我酝酿了很多天觉得应该写写自己的看法,我花了一个早晨的时间看了《穹顶之下》的视频,说实话触目惊心的同时也有点儿失去耐心,紧接着几天又断断续续的看了许许多多因这个视频引发的各种专家学者,各路人马的回应、称赞、反击,当然也不乏一些恶毒人士狂喷个人隐私,这个是最让我嗤之以鼻的行为。无论这个视频内幕如何,初衷如何,但教育和呼吁普通大众关注环境、关注生态,从自身做起还是满满的正能量。至于涉及到的数据造假,发出时间所牵扯的动机等问题呢,如果仅作为一个呼吁大众关注环境的视频,还是可以认可的;如果作为一个推动特定政策出台的视频,就欠缺些严谨性,这个从视频开篇牵强的肿瘤与雾霾的因果关系就可见一斑。
言归正传,作为一个传统的物流企业,每天都在和货车、火车、班轮、飞机、集装箱打交道的物流人,我更关注视频当中对于柴油车尾气排放与雾霾的调查。对于北京每天凌晨PM2.5达到一个峰值,目标直指凌晨进入北京超标排放的柴油卡车。许多国家也都已实际数据论证了尾气排放与雾霾有较强的关系。面对全国性大面积的雾霾天气,我们的政府和物流企业该何去何从呢?一道行政禁令停止所有的运输吗?这无异饮鸩止渴,杀鸡取卵。如果说制造业是经济实力的脊梁,物流业就是维护整个经济体运行的动脉血管,如果戛然而止,我们的经济、生活都会陷入瘫痪状态。但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中国物流业也并不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物流业,中国的物流业要寻找发展与保护环境的最佳契合点。
中国物流业之所以饱受污染环境之指责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既有物流业自身发展缺陷所造成的,也有运输工具制造商和油品供应商的上游问题,根源是生产和交通环保监管体制内部的腐败和制度问题,更深层次还有中国产业布局和生产体系的问题。
就物流业自身来看,物流资源使用不充分,货车空载率高、货车超载严重、货车交通事故频发、货车车主违规使用超标排放的车辆等问题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额外不容忽视的污染。道路运输的这些问题与中国物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密切相关。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报告,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近些年一直徘徊在18%左右,不仅远远的高于发达国家,同时也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13%,巴西11.6%)水平。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物流效率的重要指标,比重越低表明单位GDP消耗物流资源越少,物流效率越高,国家经济整体竞争力越强。中国制造商的物流成本高达生产成本的30%——40%,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严重削弱了生产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物流资源浪费严重,物流效率低下等问题,据统计中国货车的空载率在40%左右,平均每天每辆货车的有效运行公里仅有300公里。中国拥有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的高速公路,拥有世界一流的高铁,但是中国的运输业发展却远远低于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这些现象是因为中国物流业的组织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程度低,物流企业多、小、散、弱的格局一直存在。
要告别喷着黑烟的卡车运输的物流时代,以环保的主张倒逼物流业的改革也是非常迫切的。提高物流业的准入门槛,整合物流业的闲散资源,淘汰掉老、旧、排量超标的运输车辆,推动物流行业整体信息化的改革,通过交通部门、路政部门等多部门联合,打造运输车辆的信息平台,以行政监管和市场化运作两个手段推动物流需求和车辆资源的匹配结合。对运输车辆、物流企业取消不必要的跨地区的重复行政收费,真正降低运营车辆的行政和道路成本,减少运营车辆的超载运输现象,提高整体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同时配合整个国家的产业升级和重新布局,引导和规范运输企业的合理高效的运输网络搭建。真正降低空载率,超载率和道路的拥堵等问题给环境的危害。
以环保舆论倒逼物流行业自身的变革并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物流行业在穹顶之下是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发展境地的,如果没有上游企业的变革和环保监管、路政交通部门脱胎换骨的改革,物流业即使大量淘汰尾气排放超标的卡车,也只能高成本换回一批依旧超标的新车,对排放超标的卡车进行环保改革希望不演化成一场以“环保”为名义的权力与市场利益的交换,而物流业不幸沦为这场利益交换的买单者,而于整个社会环保无益。空载率高,超载频繁等问题需要中国整个产业布局的改革,产业集中分布,运输长距离、单向流动虽是物流问题,问题却植根于整个经济格局中。
雾霾下的中国物流无论是物流业,还是上游生产企业,面对穹顶之下的危机,我们不能麻木,漠然,但也不能因噎废食。环保的主题与每个行业的发展都不是背向而行的,但是改革必须拿出削骨的决心,环保的问题,从治“贪腐”开始,真正将监管的权力与市场的逐利分开,镇压在环保体系内的寻租行为。只有从源头监督体系上入手,监督权要形成循环、大众监督,监督不是单一节点,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是受约束、受控制的权力。治贪腐之下,改革整个监管体制与制度,严格操作流程和标准,进而逼迫和推动生产行业和物流行业的改革。环保,一个事关我们每一个人命运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雾霾下的中国物流。
本文来源为苏州物流有限公司(http://www.kaihuiwl.com ),转载请注明。
相关文章
|
|
|